北兵
拼音: | běi bīng |
注音: | ㄅㄟˇ ㄅ一ㄥ |
北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兵
(1) 指元兵(南宋时)
例
英
网络解释:
北兵
- 1、宁锦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谢辅升与陈司马新甲主之。
- 2、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刍粮,而使吏人执梃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
- 3、近日赤军又复节节进攻,东北兵力财力两俱困乏,危险不可名状,良夙夜彷徨,苦无善策。
- 4、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端方上折请求允许在鄂湘两省开征膏捐,以之作为湖北兵厂在湖南省内开设分厂之经费。
- 5、张居正再三叮咛谭戚两人务必谦恭退让,不要居功自傲,警告说,北兵积愤于南兵久矣,他们多方罗致,务在挫辱之,所以务从谦抑,毋自启侮。
- 6、灵首镇上有天南海北的生意人,他们说话口音各自不同,陈冠一听口音就知道这两个逃兵是东北兵。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