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刻
拼音:gǎn kè
注音:ㄍㄢˇ ㄎㄜˋ

感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感激之情,铭刻于心。

引证解释:

⒈ 感激之情,铭刻于心。

宋苏轼《与张元明书》之四:“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
明李贽《复夏道甫书》:“公何念我之甚也!感刻!感刻!”
明屠隆《綵毫记·难中相会》:“妾夫荷君活命之恩,我母子不胜感刻。”

网络解释:

感刻

  • 感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gǎn kè,意为感激之情,铭刻于心。出自于宋代苏轼《与张元明书》之四:“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
  •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DGKN
    • 五行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