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辟
拼音:dòng pì
注音:ㄉㄨㄥˋ ㄆ一ˋ

洞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大开。 2.透辟。 3.穿透﹑打开。

引证解释:

⒈ 大开。

《三辅旧事》:“十二门三涂洞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顾生》:“﹝顾生﹞合眼时輒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闢。”

⒉ 透辟。

清魏源《<定盦文录>序》:“君憒於外事,而文字窔奥洞闢,自成宇宙,其金水内景者歟!”

⒊ 穿透、打开。

郭沫若《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在那个时期我在思想上是倾向着泛神论(Pantheism)的,在少年时所爱读的《庄子》里面发现出了洞辟一切的光辉。”

网络解释:

洞辟

  • 洞辟(dòng pì )意思是大开。
  • 字义分解

    • 拼音dòng,tó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MGK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