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
拼音: | jùn wáng |
注音: | ㄐㄨㄣˋ ㄨㄤˊ |
郡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晋。
引证解释:
⒈ 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 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及《通志·职官六·历代王侯封爵》。
引唐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夫人姓卢氏,范阳人……少府监西平郡王赠工部尚书之夫人。”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州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前年有一位郡王奉旨管理神机营,他便对人家説:‘我今天得了这个差使,一定要把神机营整顿起来。’”
国语词典:
隋代始置的爵名。位次于帝王,唐以后历代因袭,清代郡王的地位次于亲王。
网络解释:
郡王
- 1、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
- 2、“果郡王”李东学是首次来台。
- 3、南郡王昭业冠,求仪注未有前准。
- 4、癸巳,降魏王李泰爵位为东莱郡王。
- 5、建炎三年击退金兵,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
- 6、老头子断定是汝南郡王为了杀人灭口,杜绝后患,而派人暗算朱少君的,没有怀疑到咱爷们儿的头上。
字义分解
与郡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