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
拼音: | píng yí |
注音: | ㄆ一ㄥˊ 一ˊ |
平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平坦。 2.犹平安。 3.平和;平易。 4.荡平;毁平。
引证解释:
⒈ 平坦。
引《汉书·沟洫志》:“孙禁所欲开者,在九河南篤马河,失水之迹,处势平夷,旱则淤絶,水则为败。”
汉王粲《初征赋》:“野萧条而骋望,路周达而平夷。”
宋程大昌《演繁露·平》:“予后至昌化县,过一山,其下甚峻,至顶而平夷,名走马平。”
⒉ 犹平安。
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
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沉氏药》:“纷纷墓土黄金屑,片片花飞白玉芝,君主一斤臣四两,调和服下即平夷。”
⒊ 平和;平易。
引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君子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夷,恒若有餘,然后理达而事成。”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平夷恬淡为上,怪险蹶趋为下。”
⒋ 荡平;毁平。
引《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吾自度死必在贼前,若诸叔外来,平夷羯寇,必前见杀,然后就死。”
唐苏颋《垅上记·闻角声》:“郗方回葬妇於驪山,使会稽郡吏史泽治墓,多平夷古坟。”
国语词典:
平静安定。
网络解释:
平夷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平
- 五笔GUHK
- 五行水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