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杂
拼音: | hé zá |
注音: | ㄏㄜˊ ㄗㄚˊ |
合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混杂;嘈杂。 2.犹交错。
引证解释:
⒈ 混杂;嘈杂。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儒教》:“流俗妇人,多於孔庙祈子,殊为褻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
引后魏孝文詔孔子庙,不听妇人合杂祈非望之福。然则聋俗所为,有自来矣。”
唐吉皎《七老会诗》:“寧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
⒉ 犹交错。
引唐蔡希综《法书论》:“八分、章草、古隶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
网络解释:
合杂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閤
- 五笔WGKF
- 五行水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gě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