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ún lóng fēng hǔ |
注音: | ㄩㄣˊ ㄌㄨㄥˊ ㄈㄥ ㄏㄨˇ |
词性: | 成语 |
云龙风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
引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宋韩淲《满庭芳·王寺簿生朝》词:“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
明宋濂《国朝名臣序颂》:“帝王之兴,必有不世出之人豪,以自赴云龙风虎之会。”
清惜秋旅生《维新梦·劝学》:“储才不必皐夔亚,但莫负恩醲泽渥,待他日云龙风虎际天阶。”
⒉ 喻指英雄豪杰。
引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
⒊ 古代兵阵名。
引唐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王琦注:“云龙风虎,皆阵名。 《李卫公问对》:太宗曰‘天地风云龙虎鸟蛇,斯八阵何义也?’ 靖曰‘古人秘藏此法,故诡説八名,於八阵本一也。’”
国语词典:
同类事物相感应。语本《易经.乾卦.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比喻圣主贤臣之遇合。唐.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也作「风虎云龙」。
网络解释:
云龙风虎
- 1、师赞见此情状,知机识窍,拊掌扬袖,亢声奋语曰云龙风虎,天作之合,君臣得遇,大事谐和矣。
- 2、练功间呼啸连连,行走间虎虎生威,出手间龙吟虎啸,眉宇间云龙风虎!功行九转之后林宇收功,他的眼睛之中露出来一丝的神采,“元虎诀”。
- 3、波石以布政使请兵督战,而死广南,云龙风虎,各从其类,然哉!盖心斋真英雄,故其徒亦英雄也。
- 4、一扇屏风,一桌,一木,一人,而天地苍茫,云龙风虎皆出两片樱唇之内。
- 5、!云龙风虎,我得腾云之法,真是如虎添翼!
- 6、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字义分解
- 拼音yún
- 注音ㄩㄣˊ
- 笔划4
- 繁体雲
- 五笔FCU
- 五行水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風
- 五笔MQI
- 五行水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与云龙风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