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圻
拼音:jiān qí
注音:ㄐ一ㄢ ㄑ一ˊ

兼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如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两省﹐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如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两省,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梁启超《上鄂督张制军书》:“身既膺兼圻之威,言即有九鼎之重。”

网络解释:

兼圻

  • 官制名。即一官兼辖数地。清代总督一般均管辖两省,甚至有三省者,时人称之为“位至兼圻”。如两江总督管辖江苏、江西及安徽三省军政事权,而两广总督则管辖广东、广西两省。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VOU
    • 五行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拼音qí,yín
    • 注音ㄑㄧˊ,ㄧㄣ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RH
    • 五行

    1. 地的边长。

    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yín

    1. 古同“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