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吏
拼音:yù lì
注音:ㄩˋ ㄌ一ˋ
词性: 名词

狱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狱吏yùlì

(1) 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

prison officer;jailer;warder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
《汉书·张汤传》:“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⒉ 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吏。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牘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原来狱吏皆敬信于吉,吉在狱中时,尽去其枷锁。”
《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恰又值东坡在狱中,自念众奸人虎视眈眈,料不能免……因将胸中苦楚做成一首,叫狱吏送与子由。”

国语词典:

管理牢狱的官吏。

网络解释:

狱吏

  • 狱吏,[prison officer;jailer;warder] 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现在相当于狱警。狱吏是古代封建王朝权力在民众中的直接体现,历史上多出现酷吏之说,一般而言是带有畏惧的称谓。
    • 1、自古军中验功,皆凭俘馘、旗帜、铠仗,有则行赏,故人皆用命,非如狱吏以摘奸发伏为能。 
    • 2、总之,我们与狱吏间相互同等对待。
    • 3、在矿场有一名狱吏像对我们特别有敌意。
    • 4、身着缁衣,脚蹬皂靴,缩头缩脑的狱吏,在给死刑囚犯送来晚饭时,微微笑道詹事,听说你的事也许杀不了头了,你就多用点饭吧。
    • 5、董仲君者,临准人也,服气练形,二百余岁不老,曾被诬系狱,乃佯死,须臾出,狱吏乃异出之,忽失所在。
    • 6、狱吏的举手之劳,可以决定监犯的祸福乃至生死,借用清人的话来说,“人命可出可入,讼狱可上可下,盗贼可拘可纵”。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YD
    • 五行

    (1)(名)监狱:牢~|下~|入~。

    (2)(名)官司;罪案:冤~|文字~。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KQI
    • 五行

    (1)(名)旧社会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

    (2)(名)旧社会泛指官吏:大~|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