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礼
拼音: | gào lǐ |
注音: | ㄍㄠˋ ㄌ一ˇ |
告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报帝王之丧。 2.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
引证解释:
⒈ 指报帝王之丧。
引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前年被詔,告礼幽州。”
马其昶校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 德宗崩,以藩(李藩 )为告哀使,故至幽州。”
⒉ 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
引《仪礼·聘礼》“释币於行” 唐贾公彦疏:“大夫虽三祀,有行无常祀。因行使,始出有告礼而已。”
《宋史·礼志五》:“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於上帝,命史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必告宗庙,歷代因之。”
网络解释:
告礼
字义分解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告
- 五笔TFKF
- 五行木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