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候
拼音:wài hòu
注音:ㄨㄞˋ ㄏㄡˋ

外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外露的征候。

引证解释:

⒈ 外露的征候。

《六韬·五音》:“微妙之音,皆有外候。”
晋葛洪《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尫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网络解释:

外候

  • 出处
  • 《六韬·五音》:“微妙之音,皆有外候。”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尫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HND
    • 五行

    (1)(动)等待:~车室|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2)(动)问候;问好:致~|敬~起居。

    (3)(名)时节:时~|气~|~鸟。

    (4)(名)我国古代把五天叫做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

    (5)(名)(~儿)情况: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