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
拼音:jí xīn jí fó
注音:ㄐ一ˊ ㄒ一ㄣ ㄐ一ˊ ㄈㄛˊ

即心即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即心是佛"。 2.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即心是佛”。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唐慧能《坛经·机缘品》:“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景德传灯录·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明郎瑛《七修类稿·义理十五·十八重地狱》:“佛氏以即心是佛、妄行为业,皆目前者也。”

国语词典:

中国佛教禅宗的教义之一。禅宗认为心是成佛的主体,所以具有清净的心就是佛。

网络解释:

即心即佛

  • 佛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
  • 见《达摩血脉论》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 《祖堂集。马祖传》 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
  • 《道一禅师塔鸣并序》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 1、自修自持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熊培云
    • 2、惠能“即心即佛”、“顿悟成佛”、“自性自渡”以及“生活禅”等理论,都集中反映在坛经之中。
    • 3、平常心,就是佛,就是道,就是菩提,也就是即心即佛的心。
    • 4、无论是法相唯识学对体心相的透彻分析,还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终都令人们趣入无我真相、破除我执虚妄。
    • 5、对比密宗,禅宗更讲究顿悟,到了惠能大师那里,理论上达到了即心即佛的觉悟高度,甚至无需打坐参禅了。
    • 6、“祝圣庵,怀翁老和尚坊表……即心即佛,弥出弥嘉;广增福地,选胜靡涯”,石匾中部分文字似乎暗示着这块匾与这座牌坊也许是为一位得道高僧所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CBH
    • 五行

    [ jí ]

    1. 就是: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3. 就,便: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biàn)。即或。即令。

    5. 靠近:不即不离。

    6.到,开始从事:即位。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fó,fú,bì,bó
    • 注音ㄈㄛˊ,ㄈㄨˊ,ㄅㄧˋ,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XJH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