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居
拼音: | tǔ jū |
注音: | ㄊㄨˇ ㄐㄨ |
土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在某区域内的固定住处。
世代居住。
当地的房舍。
引证解释:
⒈ 指在某区域内的固定住处。
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蛮夷虽附阻巖谷,而类有土居,连涉荆交之区,布护巴庸之外,不可量极。”
⒉ 世代居住。
引《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流民所至之处随即係官房舍,并劝諭土居之家、寺观庙宇,权与安存。”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可是土居也,可是寄居?”
《水浒传》第六一回:“这人是北京土居人氏。”
⒊ 当地的房舍。
引宋苏舜钦《沧浪亭记》:“予以罪废无所归,旅於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闢之地,以舒所怀。”
国语词典:
泥土建造的房子。
网络解释:
土居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与土居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