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徒
拼音:qǐ tú
注音:ㄑ一ˇ ㄊㄨˊ

岂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难道只是;何止。

引证解释:

⒈ 难道只是;何止。

《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叶适《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文昭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李东阳《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唐勃,应遣颂声如汉褒。”
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网络解释:

岂徒

  • 岂徒,难道只是;何止。
  • 字义分解

    • 拼音qǐ,kǎi
    • 注音ㄑㄧˇ,ㄎ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NB

    1.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kǎi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