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
拼音: | shí guó |
注音: | ㄕˊ ㄍㄨㄛˊ |
十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即南平)十个割据政权。
引证解释:
⒈ 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 (即南平 )十个割据政权。
国语词典:
(西元902~979)唐朝灭亡后至宋朝建立前,与北方五代同时并存的十个国家。参见「五代十国」条。
网络解释:
十国 (五代时期对十个割据政权的统称)
- 1、但朝廷可不敢这么干,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格局的恶例殷鉴不远。
- 2、这话倒动了说书人的心肠,他道也不怕你耻笑,我年轻之时,无心功名,成天到头想去寻访剑仙一类异人,十州五十国,十二国留有我的足迹。
- 3、椅子在中国的出现是在唐代中期左右,流行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而普及则是在宋代。
- 4、嘉兴钱家确是名门望族,往上可以一直追溯到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镠和他的曾孙、北宋西昆体诗人钱惟演。
- 5、五代十国战乱时期,百姓每天都忧心忡忡,期盼的安定美的生活几乎是海市蜃楼,再用心的精打细算都还是吃不饱。
- 6、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字义分解
与十国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