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火
拼音:hán huǒ
注音:ㄏㄢˊ ㄏㄨㄛˇ

寒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冷的火。喻不可能有之事。

冬天的灯火。

古人称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烧的光。

引证解释:

⒈ 冷的火。喻不可能有之事。

汉班固《白虎通·五行》:“五行之性,火热水寒,有温水无寒火何?明臣可以为君,君不可更为臣。”
《晋书·纪瞻传》:“今有温泉而无寒火,其故何也?”

⒉ 冬天的灯火。

唐张乔《甘露寺僧房》诗:“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⒊ 古人称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烧的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火一·阳火阴火》:“此外又有萧丘之寒火,泽中之阳焰,野外之鬼燐,金银之精气,此皆似火而不能焚物者也。”
原注:“萧丘在南海中,上有自然之火,春生秋灭。”

网络解释:

寒火

  • 寒火,汉语词语,意思是冷的火。喻不可能有之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