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鼓相应
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
注音:ㄈㄨˊ ㄍㄨˇ ㄒ一ㄤ 一ㄥˋ
词性: 成语

桴鼓相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桴:鼓槌。用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引证解释:

⒈ 以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这些团体和三厅的工作是能够桴鼓相应的。”

网络解释:

桴鼓相应

  • 桴鼓相应,读音 fú gǔ xiāng yìng ,汉语成语,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出自《汉书·李寻传》。
    • 1、施号令一下,施人员如桴鼓相应,各自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 2、他俩不是桴鼓相应,而是貌合神离。
    • 3、思维局限与思想困境桴鼓相应的关联,在庄子寻觅物性理想的过程中又一次得以验证。
    • 4、当下另八殿阎王一齐赶至,他们一向同流合污,动起手来更是桴鼓相应
    • 5、一个对作词巧思细琢,镂月裁云;一个于唱歌有如神助,百伶百俐,如此桴鼓相应、辅车相依的关系,造就一代词家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歌后。
    • 6、趋炎附势,助纣为虐固然不可取,但择机而动,迫不得已的桴鼓相应是不可少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EBG
    • 五行

    (1)(名)小筏子。

    (2)(名)鼓槌。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HG
    • 五行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ID
    • 五行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