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
拼音:wén shū
注音:ㄨㄣˊ ㄕㄨ

文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菩萨名。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相对。中国传其说法道场为山西省五台山。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相对。 中国传其说法道场为山西省五台山。

晋殷晋安《文殊象赞》:“文殊渊睿,式昭厥声。”
《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文殊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文殊犹生。”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QRI
  • 五行

(1)(动)死。

(2)(形)不同;差异:~途同归。

(3)(形)特别;特殊:~功|~效。

(4)(副)〈书〉很;极:悬~。

(5)〈书〉(动)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