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拼音:fù shāng hán
注音:ㄈㄨˋ ㄕㄤ ㄏㄢˊ
词性: 名词

副伤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副伤寒杆菌。症状较伤寒轻,病程比伤寒短。

引证解释:

⒈ 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副伤寒杆菌。症状较伤寒轻,病程比伤寒短。

网络解释:

副伤寒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 1、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清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 2、目的观察伤寒药茶治疗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疗效。
  • 3、猪霍乱沙门氏菌是引起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
  • 4、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及细菌性痢疾。
  • 5、仔猪副伤寒是危害仔猪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
  • 6、结论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ㄆ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KLJ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剖开,裂开:“不坼不~”。

  • 拼音shāng
  • 注音ㄕ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TLN
  • 五行

(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

(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

(3)(动)悲伤:忧~|哀~。

(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

(5)(动)妨碍:无~大体。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