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
拼音:yǒu lì
注音:一ㄡˇ ㄌ一ˋ
词性: 形容词

有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力yǒulì

(1) 有力气;有力量

有力如虎
vigorous;strong;forceful

(2) 有功劳

有力于先君
meritous

(3) 有权势或有财力

本地有力的绅士人家
powerful

引证解释:

⒈ 有力气;有力量。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轡如组。”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各诗之始》:“絶句以第三句为主,须以实事寓意,则转换有力,涵蓄无尽。”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

⒉ 有功劳。

《国语·晋语八》:“自文公以来,有力於先君而子孙不立者,将授立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孙子与有力焉。”
《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復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

⒊ 有权势或有财力。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张家是有力之家,便依着説话,叫些匠人把几枝木头,将屋梁支架起来。”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笞杖徒流决赎不同》:“饶裕之家,谓之有力。”
严复《救亡决论》:“今姑无论试场大弊,如关节、顶替、倩枪、联号,诸寡廉鲜耻之尤,有力之家,每每为之,而未尝稍以为愧也。”
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几个本地有力的绅士……向宪台请求有一个限制。”

⒋ 以力,用力,使力。

《商君书·弱民》:“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
高亨注:“有,犹以也。”

国语词典:

强劲有力气。

词语翻译

英语
powerful, forceful, vigorous
法语
énergique, puissant

网络解释:

有力

  • 有力,有多种意思。一是有力气;有力量。二是有功劳。三是有权势或有财力。四是 有活力的,有力气的。
  • 有力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传染病蔓延。 
    • 2、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切忌画蛇添足。
    • 3、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持物价的稳定。
    • 4、他的字写得苍劲有力,格调非凡。
    • 5、老校长的话铿锵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 6、写文章引经据典,可使论证有力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