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
拼音:yī zūn
注音:一 ㄗㄨㄣ
词性: 数量词

一尊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独尊。

表数量。用于神佛塑像、大炮等,犹言一座。

一杯。

引证解释:

⒈ 犹独尊。

《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索隐:“谓始皇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
《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武,示一尊。”
李详《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⒉ 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

《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秋痕、跛脚,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痴珠小照,其餘都归毒燄。”

如:大炮一尊。

⒊ 一杯。

元郝经《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网络解释:

一尊

  • 汉语词语,表示犹独尊、数量或一杯的意思。
    • 1、大殿里塑造了一尊佛像和八大金刚。
    • 2、某人虽脸上带有愧怍之色,却始终对这件事无动于衷。仿佛这件事并不是他刻意而为,活像一尊泥塑一样,始终不开口。一个人若到了这种不肯承担责任的地步,难免让人对他的灵魂产生了质疑与绝望。
    • 3、那种在艺术风格上扬此抑彼,甚至主张定于一尊的论调,是最妨碍“百花齐放”的。
    • 4、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 5、把她比方成鹤立鸡群也许并不确切,实在说,她是端坐在马上的一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 6、像不像一尊巨大的睡佛呀?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zūn
    • 注音ㄗ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SGF
    • 五行

    (1)(名)地位或辈份高:~卑|~亲|~长。

    (2)(形)敬重:~敬|~师爱生。

    (3)(名)敬辞;旧时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驾|~夫人|~姓大名。

    (4)量词:ɑ)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十~大炮。

    (5)同‘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