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束脚
拼音: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注音: | ㄕㄨˋ ㄕㄡˇ ㄕㄨˋ ㄐ一ㄠˇ |
词性: | 成语 |
束手束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引证解释:
⒈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引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法制要遵守。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人民日报》1965.7.6:“如果因为有失败的可能,就束手束脚,这也不敢动,那也不敢弄,那就会永远落后。”
亦作“束手缚脚”、“束手束足”。 《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味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艾芜《百炼成钢》第二章:“就是该死的炉顶化了,限制了他,使他在调整煤气空气方面,简直束手束足,不敢随便动一下指头。”
国语词典:
捆绑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如:「你临事总是束手束脚的,怎成得了大事?」
网络解释:
束手束脚
- 1、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畏首畏尾,束手束脚。
- 2、如今联邦政府行动束手束脚,只能依赖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刀阔斧的推陈出新了。
- 3、它规章网络过于束手束脚,它的作保障过于刻板,它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系统需要剧变。它的服务业发展不足。
- 4、小型企业则被被束手束脚,它们鼓励“复制”而非“创新”。
- 5、一旦放弃这些手段各国在反恐时就会显得束手束脚。
- 6、我们不要清规戒律,不要束手束脚,不要谨小慎微。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束
- 五笔GKII
- 五行金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