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辟
拼音:lì pì
注音:ㄌ一ˋ ㄆ一ˋ

立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制订法律。

引证解释:

⒈ 制订法律。

《左传·宣公九年》:“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
杜预注:“辟,法也。”
《韩非子·饰邪》:“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

网络解释:

立辟

  • 【词目】立辟
  • 【读音】lì pì
  • 【释义】制订法律。
  • 【出处】《左传·宣公九年》:“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 杜预注:“辟,法也。”
  • 【示例】《韩非子·饰邪》:“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