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书
拼音:xiāng shū
注音:ㄒ一ㄤ ㄕㄨ

相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谈相术的书。 2.四川口技。以四川方言在帏幔中表演。

引证解释:

⒈ 谈相术的书。

《晋书·束晳传》:“《琐语》十一篇,诸国梦卜妖怪相书也。”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右据相书所载,若‘山庭’,‘月角’是也。”
鲁迅《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

⒉ 四川口技。以四川方言在帏幔中表演。

国语词典:

谈命理、相术的书。

网络解释:

相书

  • 相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渊源于明清以来的“隔壁戏“,在帐幔中。用四川方言。曾流行于四川各大城市。曲目有《骗总爷表演》《写对杀猪》等,起源于下江(今江浙)一带。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传入四川。“相书”一词首见于《成都通览》。四川有史可查的最早相书艺人是曾炳昆的老师李相成,人称“李相书”。其特点是一个演员在二尺五寸见方的布帷中,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和其他声响,借助声音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它由口技发展而来,又融合了民间笑话的特点。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失传,只有四川尚有这门民间艺术。
    • 1、这些相书熟谙在心,加上师傅口传心授的那些琢磨人心理的“使腥儿”。
    • 2、民歌、相书、快板书、耍动物,也是大伙所喜。
    • 3、据相书上所云此鼻乃叫露灶。 
    • 4、易名相书香门第,小小年纪却有侠义心肠。
    • 5、一是在家乡常闻武贞才名,二是不才曾读相书,观仁兄天庭饱满,底格方圆,双眉带彩,二目有神,可做国家栋梁之材,上京赶考,准能得中前三名。
    • 6、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涌现了李德才的扬琴、贾树山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被誉为四川曲艺界的“四绝”。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HG
    • 五行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