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
拼音: | chǔ shì |
注音: | ㄔㄨˇ ㄕˋ |
处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星名。即少微星。
引证解释:
⒈ 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引《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后汉书·方术传论》:“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谢公霖雨苍生望,失笑东山处士多。”
⒉ 星名。即少微星。参见“少2微”。
引《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
国语词典:
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网络解释:
处士
- 1、大秦帝国虽然仍保留了博士官,但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气象却从此消亡殆尽。
- 2、详细考察唐代处士称谓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唐代官制的复杂和处士概念的泛化,同时可窥见唐人价值观的转变轨迹。
- 3、“处士梅花”,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学问渊博,但志不出仕,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终生未娶,喜种梅养鹤。
- 4、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
- 5、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 6、但是“房屋”的檐楣之上,一些文字仍十分显眼,其内容为“明处士郭公王…墓志”等。
字义分解
- 拼音chǔ,chù
- 注音ㄔㄨˇ,ㄔㄨˋ
- 笔划5
- 繁体處
- 五笔THI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chù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与处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