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声
拼音:lòu shēng
注音:ㄌㄡˋ ㄕㄥ

漏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壶滴漏之声。

引证解释:

⒈ 铜壶滴漏之声。

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苏轼《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国语词典:

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

网络解释:

漏声

  • 漏声,汉语词语,
  • 拼音:lòu shēng,
  • 基本意思为铜壶滴漏之声。
  • 字义分解

    • 拼音lòu
    • 注音ㄌㄡ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INFY
    • 五行

    (1)(动)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动)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锅~了|那间房子~了。

    (3)(名)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

    (4)(名)泄漏:走~风声。

    (5)(名)遗漏:挂一~万|这一行~了两个字。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