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
拼音:xīn wén huà
注音:ㄒ一ㄣ ㄨㄣˊ ㄏㄨㄚˋ
词性: 名词

新文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引证解释:

⒈ 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鲁迅《彷徨·肥皂》:“他们还嚷什么‘新文化新文化’,‘化’到这样了,还不够?”
《解放日报》1946.5.4:“新文化战士及青年为之而捐躯的数目,在中外古今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国语词典:

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达,而兴起的新思想与学术。

网络解释:

新文化

《新文化》半月刊第1期至第3期,以《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专载”的名义,刊发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等3篇文章,介绍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
  • 1、而且,这些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体现,尤其是当时白话文学诗学的一个反映。
  • 2、“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
  • 3、新文化中心为透视画法、视觉艺术和文学而设立,将很快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尔胡斯一个古老建筑构架内建设起来。新文化造句。
  • 4、宋泽夫是盐阜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为兴办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5、因此,张爱玲的文字不但没有欧化倾向,而且还直接承接“旧小说”的叙述传统,中间绕过了“五四”新文化那一段,读来感到极为“正统”。
  • 6、新文化网今公布高考答案,填报志愿。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SRH
  • 五行

[ xīn ]

1.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2.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3.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4.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斧斤。

5.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6.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huà,huā
  •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N
  • 五行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huā

1. 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