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
拼音: | nèi qū lì |
注音: | ㄋㄟˋ ㄑㄨ ㄌ一ˋ |
内驱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 1、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呢?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 ()
- 2、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 3、交流,人文素养等多元化目标,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的内容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爱学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
- 4、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驱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有最高权威的“母法”。
- 5、办学转型是目前大多数军队院校发展的新选择,而办学转型的内驱力是教员转型。
- 6、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受益。
字义分解
- 拼音nèi,nà
- 注音ㄋㄟˋ,ㄋㄚˋ
- 笔划4
- 繁体内
- 五笔MWI
- 五行火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nà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qū
- 注音ㄑㄩ
- 笔划7
- 繁体驅
- 五笔CAQY
- 五行木
(1)(动)赶(牲口):~马前进。
(2)(动)快跑:长~直入|并驾齐~。
(3)(动)赶走:~逐|~除|~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