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意
拼音: | yì yì |
注音: | 一ˋ 一ˋ |
义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义。
引证解释:
⒈ 意义。
引《诗·小雅·伐木序》唐孔颖达疏:“是此篇皆有义意。”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凡字异而意同者,不可概用之,宜分乎彼此,此先声律而后义意。”
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 1、于是,设计了义务星、五爱星、计生星、法纪星等“十星”来增强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
- 2、这背后蕴藏的是一种深刻的平等主义意识,尤其是在教育体系中。
- 3、乐观主义意味着期望最的情况发生。自信心意味着知道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你会怎样处理。如果你只是乐观而已,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 4、进一步深入揭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及其危害,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 5、助人为乐,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帮助人就能得到快乐。
- 6、呵呵,李校长,你们学校教导有方啊,学生的维护社会利义意识很强。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義
- 五笔YQI
- 五行木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与义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