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屠月
拼音:duàn tú yuè
注音:ㄉㄨㄢˋ ㄊㄨˊ ㄩㄝˋ

断屠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

引证解释:

⒈ 唐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

明陆深《传疑录》:“唐朝新格,又以正月、五月、九月为忌月,至今仕宦上任避之。此本无谓, 房玄龄等损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谓之断屠月。”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断屠月禁杀日》:“《唐律》……断屠月及假日并不得奏决死刑,断屠月谓正月、五月、九月。”

网络解释:

断屠月

  • 断屠月,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uàn tú yuè,指唐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
  •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FTJ
    • 五行

    1.宰杀(牲畜):~宰。

    2.屠杀:~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

    3.姓。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