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
拼音: | sān yuè sān rì |
注音: | ㄙㄢ ㄩㄝˋ ㄙㄢ ㄖˋ |
三月三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上巳节。
引证解释:
⒈ 即上巳节。 汉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 三国魏以后改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见《晋书·礼志下》。
引《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唐贾公彦疏:“一月有上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艺文类聚》卷四引《夏仲御别传》:“仲御诣洛,到三月三日, 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軫,并至南浮桥边禊。”
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国语词典:
阴历三月初三,即上巳。古人在这一天,有修褉的习俗,后演变为春游饮宴的节日。
网络解释:
三月三日
- 1、三月三日为唐朝三令节之一,在这个睛朗的飘散着花草香气的春日里,私塾内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提议相携去郊外踏青,寻春赏花,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明媚春光。
- 2、他们于三月三日经浪穹,三月四日过剑川,侵晓进山,至傍晚始达山顶。
- 3、三月三日爱耳日,耳朵保健先知道。捏捏耳垂气血畅,揪揪耳尖经络通。少挖耳朵讲卫生,少用耳机勤按摩。耳朵不适找大夫,远离噪音避干扰。预防耳疾要趁早,愿你耳聪目明健康到老!
- 4、对于“修禊事”,一般都解释为“修禊的活动”,按照一些书的解释,“修禊”,即古人于三月三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风俗。
- 5、三月三日爱耳日,爱护耳朵保听力,护耳常识要了解,噪声污染须远离,禁挖掏耳慎用药,双耳按摩要坚持,良习惯早养成,听力健康惠一生。
- 6、比如杜甫,就留下“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等名句。
字义分解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月
- 五笔EEEE
- 五行木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与三月三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