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
注音: | ㄋㄨㄥˋ ㄐ一ㄚˇ ㄔㄥˊ ㄓㄣ |
词性: | 成语 |
弄假成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弄假成真
(1) 本来是想作假,结果竟成了真事
引证解释:
⒈ 本谓以假作真,后谓原意作假结果变成真事。
引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那一个掌亲的怎知道弄假成真,那一个説亲的早做了藏头露尾。”
清李渔《比目鱼·改生》:“我老实对你説,起先入班,还是箇假意,如今倒要弄假成真了。”
《说唐》第四九回:“﹝程咬金暗想﹞我是与黑炭团説耍儿的话,谁知今番军师弄假成真起来。”
⒉ 谓变假为真。
引《西游记》第九五回:“﹝行者﹞揪住公主駡道:‘好孽畜!你在这里弄假成真,只在此这等受用也尽彀了,心尚不足,还要骗我师父。’”
国语词典:
本是刻意假装的,想不到结果却变成真的事。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弄假成真 (汉语成语)
- 1、他为了罢婚,在父亲面前假说爱上另一个人,怎知弄假成真,后来竟和这个人结了婚。
- 2、孙权万万没想到,自己妹妹和刘备的婚事弄假成真了。
- 3、这两兄弟刚才还在闹着玩,没想到弄假成真,竟打了起来。
- 4、他们俩在舞台上经常扮演夫妻,后来弄假成真,真的结婚了。
- 5、他们用犀利的目光紧紧盯住她,把她吓坏了,事情终于弄假成真。
- 6、也不是真有香槟,而是运用了充分的想像力弄假成真了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假
- 五笔WNHC
- 五行木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成
- 五笔DNNT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与弄假成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