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裹足
拼音:dù kǒu guǒ zú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ㄍㄨㄛˇ ㄗㄨˊ
词性: 成语

杜口裹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杜口裹足dùkǒu-guǒzú

(1) 闭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

杜口裹足,莫肯向耳。——《史记·范雎蔡泽传》
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引证解释:

⒈ 闭口不言,停足不前。形容十分害怕。

《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国语词典:

闭嘴不说话,住脚不敢前。形容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

词语翻译

英语
too frightened to move or speak
法语
trop effrayé pour bouger ou parler

网络解释:

杜口裹足

  • 杜口裹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ù kǒu guǒ zú,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出自《史记·范雎蔡泽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ㄉ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FG
    • 五行

    (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姓。

    (3)(动)堵塞:防微~渐。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