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葬
拼音: | xiāng zàng |
注音: | ㄒ一ㄤ ㄗㄤˋ |
乡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历初, 关东人疫死者如麻, 滎阳人郑损,率有力者,每乡为一大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
网络解释:
乡葬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鄉
- 五笔XTE
- 五行水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