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蹇
拼音:jiāo jiǎn
注音:ㄐ一ㄠ ㄐ一ㄢˇ

骄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骄蹇jiāojiǎn

(1) 傲慢;不顺从

骄蹇数不奉法。——《汉书·淮南厉王传》
arrogant;stubbor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骄謇”。傲慢,不顺从。

《公羊传·襄公十九年》:“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
颜师古注:“蹇谓不顺也。”
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二:“稷卨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金王若虚《摅愤》诗:“非存骄謇心,非徼正直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一连过了二十多天,看看那娶来的新人,非但愈形骄蹇放纵,并且对於那六岁的孩子,渐渐露出晚娘的面目来了。”
茅盾《色盲》:“在初进这间餐室的时候,他对于这位颇有点骄蹇放浪的女郎,尚存着‘不敢亲近’的意思,现在却不然了。”

国语词典:

傲慢、不服从。

网络解释:

骄蹇

  • 骄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āo jiǎn,意思是傲慢;不顺从。
    • 1、故本党对于横行骄蹇之新贵族,常思所以裁制之使不得逞。
    • 2、从这段史料可知,吴广似乎是因为骄蹇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无法与他商议军事行动计划,所以被部下杀害。
    • 3、李鸿章昏庸骄蹇,丧权误国。
    • 4、傲慢又可以细分为傲与慢两种表现,所谓“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在狂易,故其咎狂也”。 
    • 5、葆桢精核吏事,治尚严肃,属吏懔懔奉职,宿将骄蹇者绳以法,不稍假借。
    • 6、宿将骄蹇者绳以法,不稍假借。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TDJ
    • 五行

    (1)(形)骄傲:戒~戒躁|反~破满。

    (2)(形)〈书〉猛烈:~阳。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PFJH
    • 五行

    (1)(形)跛;行走困难:足~。

    (2)(形)(形)钝;不顺利:~带。

    (3)(名)指驽马。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