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法
拼音:xiàng fǎ
注音:ㄒ一ㄤˋ ㄈㄚˇ

象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国家的法律教令。 2.犹象教。 3.指摄影术。

引证解释:

⒈ 指国家的法律教令。参见“象魏”。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鑾旗早復於秦京,象法重悬於魏闕。”

⒉ 犹象教。

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象法不可以无主,微言不可以遂丧。”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宿向阳寺》云:‘圣朝存象法,古寺復闻鐘。’”

⒊ 指摄影术。

康有为《自题三十影象》诗:“象法流传海外图,偶来山泽现癯儒。”

网络解释:

象法

  • 释义
  • 1. 指国家的法律教令。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銮旗早复於 秦 京,象法重悬於魏阙。”参见“ 象魏 ”。
  • 2. 犹象教。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象法不可以无主,微言不可以遂丧。”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宿向阳寺》云:‘圣朝存象法,古寺复闻钟。’”
  • 3. 指摄影术。 康有为 《自题三十影象》诗:“象法流传海外图,偶来山泽现癯儒。”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