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
拼音: | zhì zhī |
注音: | ㄓˋ ㄓ |
致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推极知识。
引证解释:
⒈ 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 宋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明王守仁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致良知”。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 宋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明王守仁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致良知”。
引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国语词典:
推极知识。
网络解释:
致知
- 1、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 2、万物皆有道,格物致知,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 3、这搓麻绳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你小子还意思夸你自己见多识广?还意思说什么格物致知,成器利用?
- 4、我们大致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故宫博物馆的北京出副主任李文儒如是说。
- 5、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 6、但知识产权庭分散在各地法院,在中国地方差异仍然悬殊的当下,容易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尽一致。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緻
- 五笔GCFT
- 五行火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与致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