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zhī suǒ cuò
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
常用成语
BZSC
动宾式成语
措;不能读作“xī”。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知所措和“手足无措”;都有“慌张”和“不知如何是好”的意思。但不知所措语义较宽;除形容举动慌乱外;还可指“失望”、“困惑”、“感激”时神情状态;“手足无措”仅形容举动慌乱和不知如何办的样子。
成语意思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语法:
不知所措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示例:
程仁呆了,这个意外的遇见,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五五)
英语:
not know what to do
俄语:
не знать,что дéлать
日语:
どうしたらよいかわからない,手も足も出(で)ない
其他:
<德>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法>désemparer
近义词:
反义词:
- 1、她的突然辞职使我完全地不知所措。
- 2、老王最近真是流年不利,倒楣的事儿纷至沓来,让他不知所措。
- 3、看到你这个问题,实在是让我不知所措。
- 4、她不知所措,她左顾右盼。像在找什么东西。
- 5、哈尔伍德变得目瞪口呆,他不知所措地瞧着道林格雷。
- 6、程仁呆了,这个意外的遇见,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所
- 五笔RNRH
- 五行金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与不知所措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