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
拼音: | hán lín |
注音: | ㄏㄢˊ ㄌ一ㄣˊ |
寒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称秋冬的林木。
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引证解释:
⒈ 称秋冬的林木。
引晋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王维《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范仲淹《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寿阳粧。”
瞿秋白《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⒉ 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引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国语词典:
秋冬天寒时的林木。
网络解释:
寒林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寒
- 五笔PFJU
- 五行水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