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
拼音: | lóng tāo |
注音: | ㄌㄨㄥˊ ㄊㄠ |
龙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公望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战略。
古宫廷禁卫羽林军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太公望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战略。
引南朝梁江淹《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既罕《龙韜》、《金匱》之効,又乏楹间帷中之绩。”
唐钱起《送崔校书从军》诗:“寧惟玉劒报知己,更有《龙韜》佐师律。”
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排雁阵,展《龙韜》,断重围杀过河阳道。”
清钮琇《觚賸续编·圣武成功诗》:“鱼丽成前列,《龙韜》运上方。”
⒉ 古宫廷禁卫羽林军的别名。
引唐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韜。”
注:“内署北连春宫,西接羽林军。”
《宋史·律历志三》:“日欲暮,鱼钥下,龙韜布。”
国语词典:
原是六韬的篇名。后泛指兵书、兵法。
网络解释:
龙韬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