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口
拼音:hēi kǒu
注音:ㄏㄟ ㄎㄡˇ

黑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线装书书口一种格式。版口中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粗阔的叫大黑口,细狭的叫小黑口。

引证解释:

⒈ 线装书书口一种格式。版口中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粗阔的叫大黑口,细狭的叫小黑口。

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版本》:“就一书而论,有字体、纸色、墨色、白口、黑口、双边、单边、行款、牌记、序跋、扉页、书名等等,名目亦很多。”

国语词典:

版本学上指一种线装书书口的格式。书的版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线条粗阔的称为「大黑口」,细狭的称为「小黑口」。

网络解释:

黑口

  • 黑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ēi kǒu,基本意思是线装书书口一种格式;形容词,广东部分地区粤语词。
    • 1、如果那就是白人做事方式,我能看出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如此黑口黑面! 
    • 2、口黑口黑,塞希里娅快到我碗里来。
    • 3、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 4、稳稳握着鱼竿的双手一抖,一条黑色的大头鱼被钓出了海面,这是一条少见的黑口鱼。
    • 5、娘,说了几遍了?上门都是客,伸手不打笑脸人,黑口黑面,可不是待客之道。
    • 6、古代印本书的版式名目繁多,有版框、栏线、界行、书耳、版心、鱼尾、象鼻、白口、黑口、天头、地脚、行款等。

    字义分解

    • 拼音hēi
    • 注音ㄏㄟ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LFOU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