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多人不怪
拼音:lǐ duō rén bù guài
注音:ㄌ一ˇ ㄉㄨㄛ ㄖㄣˊ ㄅㄨˋ ㄍㄨㄞˋ
词性: 成语

礼多人不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多讲礼貌,不会受到别人的责怪。

引证解释:

⒈ 即使礼节过分,也不会受人责怪。意谓礼节还是不可欠缺。

《文明小史》第二回:“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但我觉得‘礼多人不怪’,君侯愈客气, 秦韩两国的邦交是会愈加亲密的。”

国语词典:

(谚语)​对人多行礼仪,别人是不会怪罪的。

网络解释:

礼多人不怪

  • 礼多人不怪,读音lǐ duō rén bù guài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意谓礼节还是不可欠缺。出处清·李宝嘉(1806年~1906年)《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 1、依然用上敬语,礼多人不怪,古今毅然。
    • 2、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古与今的送礼观念,鹅毛与脑白金的差异,送礼送情意,愿我们更加珍视这礼品中情谊的传递,开心送礼,幸福满溢!
    • 3、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亲爱的朋友,在当今“礼轻情亦浅,礼重情才深”的世道,愿我俩真情重于山,礼轻不见怪。
    • 4、小年也是年,莫要来小看,礼多人不怪,逢年人精爽。动手擦门窗,室内美靓堂,邀来亲朋欢,各个来夸赞。拜神祭灶王,宰猪也杀羊,备货迎大年,盛世正能量。惟愿朋友小年乐!
    • 5、气氛空前融洽,看来礼多人不怪,不仅仅适用于人类,兽类也同样行得通啊,在大牛涎着脸的要求下,人类又给这些远方来客摆上了宴席。 
    • 6、俗话说:礼轻情义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情义的深浅与礼物多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心灵相通、患难与共才最重要。愿你朋友满天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duō
    • 注音ㄉ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QU
    • 五行

    (1)(形)数量大:~年。

    (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

    (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

    (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

    (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

    (6)(副)表赞叹:~幸福啊!

    (7)(副)表疑问:你有~大?

    (8)姓。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guài
    • 注音ㄍㄨ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CFG
    • 五行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