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构
拼音: | táng gòu |
注音: | ㄊㄤˊ ㄍㄡˋ |
堂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见:堂搆 ,堂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堂搆”。
引1.语出《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意谓父亲要盖房子,并已确定房子的盖法,而儿子却不肯去筑堂基,盖房子。后以“堂构”比喻继承祖先的遗业。 汉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公祗服弘业,克丕堂构。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
宋范仲淹《田公墓志铭》:“二子……并克奉堂搆,有能政于四方。”
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俟疆宇廓清,再完堂构,未为迟也。”
⒉ 房舍。
引晋陆机《叹逝赋》:“悼堂搆之頽瘁,慜城闕之丘荒。”
明汪廷讷《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淮南宴客记》:“偕同事数友,诣其宅,堂构爽塏,楼阁壮丽。”
⒊ 比喻门户派别。
引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夫周末诸子,生与孔氏同时,各从其志,自立堂构。”
国语词典:
比喻子承父业。
如:「堂构增辉」。
网络解释:
堂构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堂
- 五笔IPKF
- 五行土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