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纳
拼音:fù nà
注音:ㄈㄨˋ ㄋㄚˋ

赋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普遍采纳。赋,通"敷"。 2.指缴纳的田赋。

引证解释:

⒈ 谓普遍采纳。赋,通“敷”。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杨伯峻注:“赋为敷之借字,徧也。”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且臣闻之,古者以言赋纳,岂虚美哉?盖用之也。”

⒉ 指缴纳的田赋。

《清史稿·食货志一》:“北路镇迪各属,垦熟地不过十二三,赋纳既亏,閭里窳敝。”

网络解释:

赋纳

  • 赋纳是汉语词汇,拼音为fù nà,意思是普遍采纳。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MGAH
    • 五行

    (1)(动)(上对下)交给:~予。

    (2)(名)旧指田地税:田~|~税。

    (3)(名)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4)(动)做(诗、词):~诗一首。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