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语
拼音:pàn yǔ
注音:ㄆㄢˋ ㄩˇ

判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今之判决书。 2.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指考生对"疑事"所下的断语。

引证解释:

⒈ 犹今之判决书。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有大辟者,俾先示以判语,赐以酒食而付去。”

⒉ 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指考生对“疑事”所下的断语。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只拣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憒憒的判语,那定是少年初学。”
清顾炎武《日知录·经义论策》:“第二场:论一道,詔誥表内科一道,判语五条。”

国语词典:

法官听讼时判定讼案的文词。

网络解释:

判语

  • 判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àn yǔ,意思是犹今之判决书。
  • 判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主耶稣,我赞美你,你的公义象高山,你的信实达到穹苍,你的判语如同深渊。
    • 2、作礼将为是,刚才踌躇顾视则又不是,故沩山当作水牯牛下二人的判语云“或时明,或时暗”。
    • 3、在论证自己观点时,侯教授还曾借鲁迅的判语以自壮。
    • 4、五王爷向本座介绍您的时候,给了八个字的判语‘心细如发,性韧如丝’,对您很是推崇。
    • 5、照壁朝南的墙面恰似官府的公告栏,经常贴满了官府的告示、批词、判语等等文件,供人阅读抄录。
    • 6、“这是一个最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网络时代或许比狄更斯笔下的维多利亚时代更适合这句判语

    字义分解

    • 拼音pàn
    • 注音ㄆㄢ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JH
    • 五行

    (1)(动)分开;分辨:~断。

    (2)(动)显然(有区别):~若两人。

    (3)(动)评定:批~|~卷子。

    (4)(动)判决:审~|~案。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