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阙
拼音:yí què
注音:一ˊ ㄑㄩㄝ

疑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可疑和缺漏处。 2.过失。

引证解释:

⒈ 可疑和缺漏处。

《晋书·礼志上》:“又以《丧服》最多疑闕,宜见补定。”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东坡云:南都王谊伯《书江滨驛垣》谓:‘ 子美诗,歷五季兵火,多舛缺奇异,虽经其祖父所理,尚有疑闕者。’”

⒉ 过失。

《北史·杨异传》:“时晋王广镇扬州,詔令异每岁一与王相见,评论得失,规諫疑闕。”

网络解释:

疑阙

  • 疑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quē,是指可疑和缺漏处。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ˊ,ㄋㄧ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TDH

    [ yí ]

    1. 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 拼音quē,què
    • 注音ㄑㄩㄝ,ㄑㄩ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UBW
    • 五行

    quē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阙失。

    3. 姓。

    què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