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二,二而一
拼音:yī ér èrèr ér yī
注音:一 ㄦˊ ㄦˋ,ㄦˋ ㄦˊ 一
词性: 成语

一而二,二而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分言之虽有别,合言之则相同;名虽为二,实是一事。

引证解释:

⒈ 谓分言之虽有别,合言之则相同;名虽为二,实是一事。

《二程全书》卷二五:“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纸,钱也。即古之所为寓钱喻制钱,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闻一多《画展》:“原来某一类说不得的事实和画展是互为因果的,血腥与风雅是一而二,二而一罢了。”

国语词典:

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网络解释:

一而二,二而一

  • 一而二,二而一,汉语俗语,出自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解释为: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