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鄙
拼音: | cǎo bǐ |
注音: | ㄘㄠˇ ㄅ一ˇ |
草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草野鄙陋。多用作谦词。
引证解释:
⒈ 草野鄙陋。多用作谦词。
引《国语·吴语》:“今句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执事?”
《战国策·赵策三》:“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之二:“草鄙之人,不达大谊,辱奬训之厚,敢不尽愚。”
清戴名世《答某书》:“不肖草鄙之人,抱膝荒江,絶意世事。”
国语词典:
朴陋鄙野,含有自谦之意。
网络解释:
草鄙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草
- 五笔AJJ
- 五行木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