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
拼音:dì qì
注音:ㄉ一ˋ ㄑ一ˋ

地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气dìqì

(1) 不同地区的气候

此地气之不同也。——·沈括《梦溪笔谈》
climat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regions)

引证解释:

⒈ 地中之气。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漆》:“﹝漆器﹞若不揩拭者,地气蒸热,徧上生衣,厚润彻胶,便皱。”

⒉ 犹气候。

《周礼·考工记序》:“橘踰淮而北为枳,鸜鵒不踰济,貉踰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宋陈善《扪虱新话·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今江湖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郑泽《暮秋见雪》诗:“南中地气煖,初冬未重衣。”
鲁迅《呐喊·鸭的喜剧》:“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

⒊ 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北平》:“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
清李渔《风筝误·遣试》:“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
骆宾基《父女俩》五:“邢老汉 ……自言自语地说:‘ 油庄的地气算完了!’”

⒋ 指大气层。

清王韬《瓮牖馀谈·星陨说》:“每见大流星曳长光或大火球,经过地气之上层……此必地气外之物,偶入地气中而发光也。”

网络解释:

地气 (2008年强军执导电影)

  • 《地气》是由强军执导的故事片,邱林、胡彩虹、雷娟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王福顺的老师,被派到只剩两户人家、一个学生的十里岭学校教书所见所闻的故事。
  • 地气 (汉语词语)

  • 地气是一个词语,意思是不同地区的气候。
    • 1、杨采钰,被人称是“小山口百惠”,又有点像吴倩莲,有些她们的结合体的感觉,她非常接地气儿,是那种纯纯的美吧。
    • 2、做人就要有“气”势!上知天气,下接地气,中间呼吸自由空气;不轻易泄气,不唉声叹气,拼搏奋斗有士气;为人大气,待人义气,谦虚谨慎能聚人气;少点火气,控制脾气,乐善施一团和气。朋友,愿你有力气有财气,日子越过越美气!
    • 3、明后两天河北各地气温铆劲儿“蹿”。
    • 4、如此接地气的回答,引来在场媒体开怀一笑。
    • 5、像火舞、火凤这样地气质才貌俱全的美女,照常理来说应该追求者广众。
    • 6、而且,在生命最后一刻,大喊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话,更让人敬佩不已,更加突出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字义分解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