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戎
拼音: | bīng róng |
注音: | ㄅ一ㄥ ㄖㄨㄥˊ |
兵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兵戎
(1) 指武器或军队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战争,战乱。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史记·历书》:“秦灭六国,兵戎极烦。”
三国魏曹丕《禁复私仇诏》:“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
宋王安石《河北民》诗:“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
⒉ 比喻争端。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惟口起兵戎,多言自召凶。”
⒊ 士兵,军队。
引唐韩愈《祭窦司业文》:“屡佐大侯,以调兵戎。”
宋范仲淹《推委臣下论》:“练兵戎,谨城壁,脩方略,威夷狄,此将帅之职也。”
⒋ 指武器。
例如:兵戎相见。
国语词典:
武器、军队。后用以比喻战争。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兵戎 (汉字释义)
- 1、两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只得兵戎相见了。
- 2、杯酒之后,恩断义绝,再次见面,就是兵戎相见的敌人。
- 3、大首领豁出命来保护施奈德及其同伴,即使他们曾与世外天国兵戎相见。
- 4、不同历史时期的空想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甚至由于见解的不同,引发了意识形态斗争,直至兵戎相见。
- 5、但现在,这些一直以来守护着人类世界安宁的功臣,死去的他们却变成为恶魔的爪牙,与往日同一战线的弟兄们兵戎相见、骨肉相残。
- 6、年朝与苗朝为争夺历朝的杰村而在此地兵戎相见,战死士兵无数,百姓遭殃。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兵
- 五笔RGWU
- 五行水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